为切实提升大学生群体反诈防骗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,有效遏制校园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态势,2025年10月31日,我校保卫处、药学院及护理学院联动贵安新区刑侦支队侦防中心民警、安顺平坝农信联社专业人员,共同开展《筑牢反诈防线守护财产安全》大学生反诈教育主题活动,通过“知识科普+案例解析+互动答疑”的形式,为两个学院的新生送上干货满满的反诈“安全课”。


活动开始前,我校保卫处处长陈秋老师致辞,结合校园安全管理实际,通报了近期校内反诈工作开展情况及典型案例,强调了反诈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,并呼吁同学们主动争当反诈“宣传员”,向身边同学、亲友传递反诈知识,形成“人人识诈、人人防诈、人人反诈”的良好氛围。

接下来,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围绕诈骗现状、常见诈骗类型、诈骗识别技巧、个人信息保护、法律知识与维权途径、防诈骗实用策略六个方面,介绍了大学生更容易受骗的原因,拆解6种“高频诈骗套路”:网络交友、网络兼职、网络购物、校园贷、冒充官方或熟人、投资理财。为学生普及法律知识,被骗后不要“认栽”,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权。

随后通过游戏互动的形式提问,讲述防诈骗策略:1.看“利益诱惑”,天上掉馅饼大概率是诈骗。2.查“身份真实性”,多方核实不盲目。3.防“信息套取”,做好个人信息保护。4.辨“链接/渠道”,正规途径才靠谱,不点未知链接。5. 警“紧急施压”,遇到紧急情况先冷静,通过官方渠道核实,切勿被情绪操控。6. 拒“转账要求”,凡是要钱多留心,不确定就找老师、保卫处或民警咨询。
最后,刑防中心民警结合近期校园高发的网络刷单返利、虚假购物退款、校园贷、网络兼职、冒充熟人借钱、虚假中奖等诈骗类型,用真实案例还原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和话术陷阱。重点讲解了“两卡”犯罪,是指非法出租、出售、买卖手机卡与银行卡的违法犯罪活动,剖析了大学生因社会经验不足、防范意识薄弱而受骗的核心原因,并现场传授“三不一多”反诈口诀(未知链接不点击、陌生来电不轻信、个人信息不透露、转账汇款多核实)。


此次校警银三方联动反诈教育活动,整合了多方资源优势,实现了反诈知识的精准传递和有效覆盖,进一步筑牢了校园反诈防护网。下一步,我院将持续深化与刑防中心、金融机构的合作,常态化开展反诈宣传教育活动,通过主题班会、线上科普、反诈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,不断丰富教育载体,切实守护好大学生的财产安全和校园和谐稳定。
图片:李光优、王小霜、申仪萍
一审:敖红梅
二审:张敏
三审:陈妍、包欢欢
终审:李勇军